《彭博》爆料 人民銀行缺5千億美元

中國人民銀行(央行)過去數週一直發出信號,

表示很快就會抑制因應武漢肺炎

(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

衝擊而釋出的巨額資金,

試圖從危機模式中回到正軌。

但《彭博》指出,

人行可能短缺約5千億美元(約新台幣14.67兆元)

的流動性來償還現有債務和購入政府債券。

據報導,人行預計本月將提供新1輪超過1.1兆人民幣

(約新台幣4.64兆元)的政府刺激債券,

但是如何確保金融體系有足夠現金來吸收是件棘手的平衡問題。

若流動性不足或耗盡,

貸方將爭奪現金、從而提高銀行間利率,

破壞復甦;

如果注入資金過多,

過剩現金恐會流入股票和房地產市場

,加劇泡沫氾濫、提高原已龐大的債務。

若人行沒有適當援助,

中國銀行業的超額準備率將進一步下降,

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截至6月底超額準備率為偏低的1.6%。

至於本月出現的流動性壓力部份

,分別為有5500億人民幣中期貸款(約新台幣2.32兆元)

、500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2110.2億元)的政府存款到期

、約1.7兆人民幣(約新台幣7.17兆元)的可轉讓定期存單(NCD)到期,

另外還有1000億人民幣(約新台幣4220.4億元)的7天逆回購。

中信證券研究部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明明表示,

人行下半年在降息、降準等總體寬鬆工具將更為保守,

但仍會繼續把信貸引導至實體經濟,

也就是會保持向銀行提供短期資金。

瑞銀集團(UBS)、高盛(Goldman Sachs)

等機構的經濟學家亦調低降息或其他直接貨幣寬鬆措施的預期。

本文作backup及轉載之用,source:ltn


用戶評論

2023/3/28 12:4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