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促港標籤變」Made in China」 邱騰華:做法等同要求香港說謊

美國促港標籤變」Made in China」 邱騰華:做法等同要求香港說謊

美國政府週二(8月12日)公告,

9月25日起在香港生產的商品出口到美國時,

必須標記原產地為「中國」,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於記者會表示,

對此作出嚴厲讉責。

邱騰華表示,

根據美國海關提供最新資料,

新規則實行後,

希望試圖逼使香港製造產品以「中國製造」作為標籤,

但美國相關政府部門暫時並無新加任何其他措施,

並未實行新規例對進口方面程式上要求改變,

亦未見美國作關稅評估要求,

因此未見即時措施對香港產品實施關稅。

不過,邱騰華指,

觀乎美國的不尋常取態,

政府仍與商界分析應對方法。

對於事件對香港的影響,

邱騰華指,

每年在香港本土生產並出口到美國市場銷售的貨物,

價值只有37億港幣,

受影響行業珠寶食品等等,

將會留意情況。

邱騰華表示,

立場上堅決反對美方違反世貿協定,

將採取維護自身利益的行動,

並與業界審視情況及應對,

惟措施對製造業影響較微,

但增加企業營運成本及製造混亂,

例如改嘜頭及模具,產生額外成本。

邱騰華形容,

美國的行為不合常理且野蠻,

又認為美國的做法等同要求香港說謊,

「將香港製造的商品錯誤形容為中國製造」。

邱透露美國尚未有任何行政及報稅程式,

即使是美國的商會及進口的買家都未有詳細的措施內容,

因此本港正就此聯同駐華盛頓的經貿局及美國的商會進行討論。

他續指,基於原則及立場,

世貿的規條屬全世界約定俗成所遵守的,

現時美國單方面違規,

將對國際經貿造的影響。

被問及美國違反世貿哪一條列,

邱騰華未有明確回答,

只表示香港的獨特經貿地位為國家所賦予,

將據理力爭以維護國際多邊貿易體制,

未來會有更多措施作回應。

商界則評批美國的行為將大大削弱本港商戶與美國做生意的信心,

相信個別廠商會按其商業考慮再進行決策。

另外,美國制裁中港11名官員及取消香港單獨關稅區的地位,

商務部長助理任鴻斌今日(13日)表示,該行為嚴重破壞中美關系,

強調香港單獨關稅區的地位不是由美國賦予,

是由世貿各成員國認同,國家會進一步加強內地與香港的經濟融合,

支持香港全面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Source:  appledaily

以上為backup 及轉載用途


用戶評論

2023/6/4 1:4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