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涉改收禮指引 一萬變無上限  議員:黑箱審批得人驚

港警屢被批評資源無限,網上昨流傳一份由警務處人事部發出文件,

疑在上月修訂警員收受禮物指引,參與「踏浪者」及「松塔」行動人員可以「改善公眾利益」之名收受捐贈禮物,

金額由過去上限不多於一萬變成無上限。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林卓廷批評,縱有保安局審批把關,亦難令公眾有信心是嚴格監管。

網上討論區昨流傳數張相信是從電腦螢幕翻拍照片,顯示今年7月,

警務處人事部紀律組發出標題「為改善公眾/人員利益而接受禮物」檔,

指因應「踏浪者」及「松塔」行動,

「從單一人士或機構接受價值逾港幣10,000元為改善利益的禮物及不論價值為改善人員利益的禮物」,

各單位須按《程式手冊》要求送交警務處助理處長,再呈保安局或公務員事務局。

「保安局偏袒 難令人信服」

檔說明個人保護裝備等禮物,如在行動中使用,可視為改善公眾利益;

而零食及飲品等福利物品,被視為改善人員福利,前者如不超過一萬元,可由助理處長批核,

逾一萬元則由保安局考慮;屬改善人員福利類別,

不超過一萬元要由保安局批核,超過要由公務員事務局審批。

本報去年10月曾報道,警方以反送中運動警員執法得到市民支持為由,

容許人員為改善公眾利益收受保護裝備等禮物,當時設定不多於一萬元上限,

新版本禮物價值變成無上限,新加入的「松塔」行動,則為近期協助執行檢疫令行動代號。

林卓廷斥修訂「越嚟越得人驚」,「點可能無上限」,

又指保安局雖有審批權,「大家都見保安局咁耐都偏袒警隊,點畀公眾信心係嚴格監管?」


林更質疑廉署會否同意修訂,又指過去不時有藍絲團體及左派商人送禮,

勢將加強公眾負面觀感和質疑,認為警方不應接受口罩、頭盔等物資,若裝備不符規格,會影響警員和市民。

警察公共關係科發言人回覆時未否認有關指引,只稱最近沒更改《程式手冊》,

又指管方會不時因應情況及需要,經警隊告示欄或其他合適管道發放相關訊息,提醒人員上述規定。

廉署就不評論網上流傳消息,強調公務員若以公職身份接受利益或捐贈,

須遵守《接受利益(行政長官許可)公告》、有關的《公務員事務規例》和個別部門的相關規定。


用戶評論

2023/6/7 6:40:02